三穗县“四化模式”打造坝区茭白产业“聚宝盆”

发布时间: 2020-09-27 09:28 字体:[]

三穗县“四化模式”打造坝区茭白产业“聚宝盆”(第43期).docx

近年来,三穗县立足坝区产业优势,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按照“一鸭一渔,两菜两菌”(三穗鸭、生态渔业、茭白、黄花菜、羊肚菌、猴头菇)规划要求,以“公司+种植示范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完成茭白种植2000亩,建成长吉坝区千亩茭白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精准化产业选择、集约化生产加工、多元化产品营销、普惠化利益联结“延链强链”,助推茭白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打造坝区“聚宝盆”。

一、精准化产业选择。一是科学规划驱动。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长吉镇党政班子、村两委及农村致富带头人30余人次赴黔南州长顺县、平塘县等产业示范基地考察学习,组建茭白产业发展专班,按照“发展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的思路,立足于千亩赤瓦大坝的优势地貌,辐射发展茭白产业。二是基层党建推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坝区为载体,大力推进“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着力在加快土地流转、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等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已成立茭白产业发展党支部1个,拥有党员8名,培育金种子13名,支部党员和工作专班流转土地余亩,推动种植茭白420余亩,有效彰显了产业选择中的党建引领作用。

二、集约化生产加工。一是统一生产“增效”。“公司+种植示范户+农户”为主体,采取“统一种植、统一轮作、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全力推进茭白生产种植,促进产品标准化、精品化、商品化生产,保障质量可靠提升,推动产销一体化。如赤瓦示范点已规划种植茭白1500亩,已流转土地1000亩,完成种植1000二是企业引领“保利”。依托招商引资和本地培育双向渠道,引进三穗县城智农业、贵州众恒科技等公司主导发展茭白种植,计划建成茭白冷库厂房,引进冷库冷藏设备,依托市场主体带动,全面引领产业的基地创建、设施修建、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

三、多元化产品营销。一是“线上”平台营销。改变传统销售模式,采取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等现代市场营销方式,打开茭白的销售渠道。依托淘宝、杭州扶贫云、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将茭白农产品销售至杭州、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二是“线下”订单营销。通过与三穗县城智农业、贵州众恒农业科技、重庆贵阳火锅协会、合力超市、闽浙湘客商等大中型企业进行“线下”市场对接,开展“订单式”销售,建立了农超、农企、农校无缝衔接的产销一体化机制。订单种植茭白570万斤,已实现预售额1995万元。

四、普惠化利益联结。一是提高群众增收能力。积极探索多渠道促农增收路径,让群众获得“四金”。将扶贫资金量化到全镇757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获得不低于5%的入股保底息金。按照量化扶贫补助资金入股合作社项目规定,以项目总利润的70%再进行分红获得利润分红股金。通过盘活贫困户闲置土地资源出租给公司,按照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户均每年可增加14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公司及合作社常年按季节提供务工岗位200个,贫困户年均务工200余天,每人年均可获1.6万元的就业薪金。三是稳固群众致富定力。坚持把让利于民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公司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担当,采取“生产要素+技术服务、农业产品+市场渠道、人力资源+劳务就业”的全方位共建共享服务,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合作社和农户,确保产业稳定增收。同时,为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公司对茭白产业按市场价进行收购。若遇市场风险,公司实行最低的保底价收购,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种植农户稳定增收,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县农业农村局  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