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林镇“四字诀”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见实效
一是“洁”字当头,环境美化展新貌。实行“镇领导分村包、村干分组包、党员组干分段包、户长分户包、农户门前屋后包”的“五包”责任机制,示范带动群众拆除或改造残垣断壁、废弃圈舍,规范堆放生产生活物资,定期清洁房前屋后、村头寨尾的环境卫生,消除环境卫生“顽疾”。截至目前,共拆废旧19处,规范圈养鸡鸭20户,开展庭院净化集中整治20余场次,编制栅500余米,新建花台18个,修葺院20户。
二是“新”字为基,生态优良育新机。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应绿尽绿原则,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农村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四旁”绿化,推进实现“山地森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寨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同时,引导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空闲土地、拆除地块区域,因地选材编制栅栏、搭建棚架,栽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建设微菜园、微果园、微花(茶)园,稳步推进乡村庭院绿化。目前,绿化公共空地18处,88个平方。已建成微菜园12处,微花园20处。
三是“文”字为本,乡风文明树新风。结合乡村庭院美化、光荣之家、文化堂屋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村寨、院落、堂屋等植入民族文化、家风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打造了“文明巷”1条,开展文明户评选2次,评出州级示范户10户,乡级示范户18户。好婆媳15人。同时创办“垃圾银行积分超市”,采取垃圾换积分、积分换商品的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打扫,并每月开展“文明评比”活动,大力宣传先进户、美丽庭院家庭,以示范为引领,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庭院美化工作高质量开展。
四是“特”字为要,庭院经济创新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庭院+玫瑰花”“庭院+铁皮石斛”等庭院特色种植,在“土特产”中做文章,打造一批“小而精”的农家小院落。同时,以“村集体+农户+企业”的发展架构,企业提供种植技术和苗木,农户提供场所和日常管理,企业定期进行回收,将乡村庭院打造成农民生活的宜居地、群众增收的“聚宝盆”。目前,已创建庭院经济试点小院35户。
撰稿:潘存凤
二审:付良武
三审:吴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