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四联合”推进产业扶贫
近年来,三穗县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企业联合、村社联合、群众联合、社团联合等发展模式,推进产业扶贫。
企业联合。鼓励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合作社等强强联手,开展广泛合作、共谋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闯市场的发展格局。如:千里山公司与兴绿洲公司、翼宇公司、鸭养殖合作社等鸭企业联合全力打造三穗鸭全产业链,千里山公司为企业提供鸭苗、饲料及技术服务,鸭出栏时,以保底收购+利润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及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助推农民增收。
村社(企)联合。积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整合等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导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集体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如:颇洞村采取“融合发展、抱团脱贫”的富民强村之路,将村属8家公司和12家合作社,整合组建成颇洞集团公司,强力推进颇洞农业园区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与贫困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2017年,村集体赢利610余万元,股民实现现金分红366万元。
群众联合。建立“十户一体”,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农户与农户之间联合经营,根据农户发展产业的愿望,以居住相邻、技能相似、产业发展愿望相同的原则,把10户左右的农户作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引导主体农户以土地、资金、人力、技能加入主体产业发展,并对每一主体进行个案管理,通过抱团发展,助推了群众脱贫致富。
社团联合。通过各大产业发展,促进三穗鸭、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生产、技术、资金、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或联合,建立了产业联盟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在生产物资和资金互助方面开展合作或联合,打开了“三社”资金互助、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创市场的发展局面。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三穗鸭养殖895万羽,出栏767万羽,禽蛋产量3117吨;完成疏菜种植10.034万亩,精品水果种植5.741万亩,食用菌种植1030亩,中药材种植2.25万亩,商品猪出栏9.5万头,牛出栏1.02万头,实现扶贫产业对贫困人口全覆盖。(姚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