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及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压力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着力把三穗打造成为黔东中心城市核心区,全县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
初步核算,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6029万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663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019万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346万元,增长10.5%。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3.4%、23.3%、63.4%,分别拉动GDP增长1.2、2.1、5.7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843元,增长8.3%。
二、三次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42549万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78708万元、林业产值15482万元、牧业产值40015万元、渔业产值293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12万元,分别增长5.7%、6.0%、2.8%、8.1%、0.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028万元,增长6.6%,农作物播种面积30495公顷,增长3.0%,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727公顷,增长2.7%。粮食总产量55655吨,增长0.3%;蔬菜产量156661吨,增长11.6%。水果产量11407吨,增长9.1%。肉类总产量14380吨,增长9.0%。
——工业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6267万元,增长2.7%,占GDP比重达到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54万元,增长%。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户,总量达到31户,比2012年的16户增加了15户。高技术制造业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全县新增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户,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13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9%,实现了高技术制造业零的突破。七大行业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在七大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供应业)的拉动下平稳发展,七大行业实现增加值18460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8.4%,是工业经济“稳”的重要基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服装产量696万件,增长25%;酒类产量136千升,增长21.3%;砖产量1.2亿块,增长105.1%。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年内新增资质类建筑业企业2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达8家,增长33.3%。建筑业总产值完成69128万元,增长31.5%。
——三产发展成效突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1346万元,增长10.5%,增幅高于第一、二产业3.9个、3.0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4%,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32014万元,增长8.0%;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0597万元,增长8.0%;住宿餐饮业增加值9151万元,增长8.7%;金融业增加值23139万元,增长14.9%;房地产业增加值4568万元,增长4.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7512万元,增长11.4%。
三、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三产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县三次产业比为19.9:22.5:57.6,与2016年比,一、三产比重分别提高了0.4、3.9个百分点,二产下滑了4.3个百分点。
——三产投资进一步增强。从三次产业比重结构来看,三次产业比重为1.3:3.9:94.8,呈现“三、二、一”结构格局,与上年的6.4:13.5:80.1相比,一、二产的投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投入明显增强,在投资总量中占比不断提升。
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966万元,增长6.6%。
——消费品市场呈平稳增长态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和层次化,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促进了商贸市场呈现供给充足,需求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7468万元,增长11.5%。
——财政收入下降,金融稳步增长。财政总收入完成44995万元,下降1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94万元,下降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620万元,增长11.0%,其中八项服务支出128538万元,增长10.0%;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58.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6679万元,增长1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2575万元,增长23.3%。
五、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新增城镇就业318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8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5%以内。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96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6元,增长11.3%。
——民生工程推进有力。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3.27亿元,增长1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2%。全年实施各类项目270个,总投资230亿元。三穗至施秉高速公路、三穗至镇远城际快速通道、黔东(三穗)综合客运枢纽站、美敏互通及其连接线开工建设,310省道瓦寨至三穗段和824县道雪洞至长吉公路大修工程启动实施,三穗至青溪城际快速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扶贫道路170.5公里,境内通车里程高铁23公里、高速72公里、国省干线155公里、农村公路1383公里,三穗作为黔东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塘冲水库即将下闸蓄水,金昌沟、白剑坡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小河流域治理有效提升,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9处,解决1.5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1.14万户,移动4G网络覆盖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