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方面
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及各种工作会议进行宣传,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各村横屏播放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政策知识127次,广播宣传145次,粘贴公告到村到组2000张,发放张贴相关宣传材料到户2800余份。通过不断学习和宣传,镇村干部、企事业人员、人民群众对如何用地、如何开展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违规违法用地心存敬畏。各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耕地撂荒等行为明显减少,最明显的区别是现在老宅基地建房群众也知晓要申请得到审批才可以翻新重建。
二、在坚决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纲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等方面
(一)高位推动,层层压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中心及农服中心负责牵头各村、镇纪委、民政等股室配合统筹抓,按照2020年7月3日的时间节点,严格审核项目用地和村民用地,形成“提早劝导、分类处置、冒头就打”的管控机制。
(二)多方宣传,强化氛围。把“坚决守住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纲要工作”宣传到户、深入人心,通过各村“喇叭喊、横幅拉、标语贴、网上发、入户讲”等形式对“八不准”和“十个一律”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宣传。同时,对辖区内“风水先生”、施工队伍进行集中、分类宣传谈话,告知违法占用耕地的处罚力度。
(三)镇村联动,网格管理。镇级成立“两违”巡查队伍,每周不定期对辖区内建设活动、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坚决在苗头阶段消除“两违”行为。同时,将各村按照村组划分网格,采取班子成员包村、村干包片、组长包组的形式进行日常的监督、提醒、排查,将“两违”工作与村组干绩效工作挂钩。
(四)发动群众,动态监管。在各村组建“两违”巡查“明线”的同时,经党委会研究通过,设立“两违”举报专线,推行“两违”线索举报奖励,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监督,对群众提供线索一经核实,奖励100元,形成“两违”监管的“暗线”,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整治。截止目前,劝阻有“两违”建房意图的农户3起。
(五)积极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切实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镇村签订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努力实现全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用地保障方面,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要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同时,将耕地保护目标纲要考核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严守耕地红线不突破。
(六)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修编工作。根据国家、省、州、县的总体安排,积极配合县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相关就地恢复、异地补划工作,积极提供有关补充资料,第一时间对各级反馈数据、图斑进行实地举证。为今后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夯实了耕地保障能力。
(七)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提高了农民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提升了依法行政、依法用地和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依法行政、依法用地,带头执行好国家政策……不止是群众的意识转变了,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意识也在转变。”“以前没有意识,觉得盖个羊棚养个羊也算破坏耕地吗?现在知道了,农田就是农田,不能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