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 个人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长吉镇:三村 “联姻” 闯出农机共享新路子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索引号: 000014349/2025-809463
  • 信息分类: 乡镇动态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长吉镇:三村 “联姻” 闯出农机共享新路子

6月10日,随着最后一台农机完成牌照登记,三穗县联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13台农机设备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这个由长吉镇机寨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通过创新“跨村入股+农机共享”模式,成功带动地盛村、贵晓村打破土地条件限制,实现集体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长吉镇坐拥6500亩优质坝区资源,其中机寨村的350亩水稻制种基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应用成熟。而地盛村却因“巴掌田”分散长期面临农机“用不上、用不起”的困境。今年初,机寨村、地盛村、贵晓村党支部在镇党委协调下达成合作:地盛村、贵晓村分别注资70万元购置农机入股联裕合作社,由机寨村统一运营管理,收益按出资比例分成。  

“我们村有技术有经验,但缺资金扩大规模。地盛村有发展意愿,却受制于地形。”机寨村党支部书记郑兰京指着刚上牌的直播机说。

地盛村党支部书记杨廷福感慨“过去看着邻村农机轰鸣,我们只能望田兴叹。如今入股合作社,村民不仅能享受机械化服务,年底预计还有6万元分红,巴掌田也能‘抱团’闯出大天地!”

联裕合作社以“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为核心理念,成立仅一年,构建起“农机租赁+农事作业”双盈利模式。2025年6月,随着140万元新增股金注入,三村联合体总资产突破200万元,形成覆盖耕、种、管、收全环节的机械化服务体系。目前合作社拥有收割机、抛秧机等13台设备,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作业,已累计完成社会化服务600亩,预计全年突破1000亩,农机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  

“通过‘党支部联建+农机共享’模式,我们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打破行政界线整合资源,二是突破地形限制,激活零散耕地潜力,三是突破传统经营方式,提升农机效益。”长吉镇党委书记李文清表示。

撰稿:游  静

二审:肖  敏

三审:袁再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