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街道:“三聚焦”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人才供给,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探索以“缘”为纽带的人才供给模式,借助亲缘、地缘、学缘、业缘聚贤招才,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资源,并通过“以才引才”拓展人才来街渠道,并通过访家情、聚乡情,积极开展乡贤返乡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活动,提供优质政策,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同时,围绕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在辖区内广泛开展人才摸排统计工作,着重培养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今年以来,共有生产型、经营型、社会服务型的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0余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5期,受益群众600余人次。
聚焦产业升级,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对15个村(社区)进行充分调研,明确自身特色,发展优势,明确未来发展思路,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各村重点发展香菇、油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同时,充分运用资源开发、盘活存量、产业带动等集体资源资产要素,依托县城区位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物业管理、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变“荒”为“宝”,利用门面出租,成立物业公司,盘活可利用的废弃等集体用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以来,运用29个大棚种植香菇22万棒,产值达130余万元,发放鸭苗10000羽,惠及10个村(社区),覆盖脱贫户380户1498人,出租门面30余个,租金达50余万元。
聚焦环境提升,夯实乡村振兴基石。以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为切入点,重点整治房屋乱建、车辆乱停、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废物乱堆、广告乱贴,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实现“环境清、沟塘清、院落清、村貌清”,构建院落美、村庄美、田园美、人文美的宜居宜业和美城乡。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实施效果好的村(社区)进行表扬,激发群众创先争优意识,不断淳化社会风气,进一步激活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环境整治活动120余次,整治“蓝色屋顶”82处,发动乡贤能人绘制文化墙3500余平方米,组织群众编制栅栏4200米,栽种苗木花卉5000余株。
撰稿:罗长林
二审:温 蓉
三审:魏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