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能人张怀勇 带头致富谱新篇(一)
【记者出镜】说到咱们三穗的标志呢,三穗麻鸭算是其中之一了,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三穗鸭与北京烤鸭、绍兴鸭、高邮麻鸭一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三穗鸭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胆固醇低,在受到广大本地群众青睐的同时,也深受外来游客和各地美食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今年春节,煮熟了的三穗鸭飞得更高了,更远了。
今年春节期间,我县三穗鸭熟食深加工市场颇为火爆,作为县里最早开发鸭产品的龙头企业——三穗县翼宇鸭业食品有限公司的礼盒产品就创下了50万的销售额,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除了像翼羽鸭业这样的鸭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还有很多百姓秘制的传统民间特色小吃,生意也是红红火火,家住县城河坝街姚元桃家的卤鸭小作坊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梁婧】今天卖了多少这个卤鸭了?
【姚元桃】今天卖了50只。
【记者梁婧】50只,每天都是这个量吗?
【姚元桃】平常一天平均下了就有四五十只嘛,平常一般(的时候)。
【记者梁婧】那就是春节期间应该是比较忙的。
【姚元桃】春节期间是忙,反正晚上也整通宵,白天又整白天。
【记者梁婧】那春节期间大概卖了多少只啊?
【姚元桃】(每天)能有100-200只。
姚元桃家没有专门卖鸭的门市,长期以来,客人都是自己找到家里来订,要多少就卤多少,更有点自家的炉灶做出来的意味。都说他们家的卤鸭味道好是因为祖传下来的那一锅老卤水。
【记者梁婧】就是我也听说,你们家这个卤水是非常有讲究的。
【姚元桃】嗯,是。
【记者梁婧】有什么讲究呀?
【姚元桃】讲究,这卤水,反正是一卤完鸭子过后就要保存好,放好,没放好呢,到这热天来了,它会放酸,所以卤的时候不能卤其它东西,只能卤卤鸭一样,参其它东西就变味了,串味了。
姚元桃跟记者说,最近几年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一个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另外一个就是信息发达,来他们家买卤香鸭的很多都是拿去走亲访友,时间一长,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微信或者电话预定,方便又快捷,只是自己的小作坊规模太小了,里里外外都只有她一个人忙活,鸭子就有点供不应求。
如果把水比喻成三穗鸭食品的生产商,那么麻鸭养殖户就是船,水涨船高,今年春节,三穗鸭养殖户们的鸭子也是供不应求,销售一空。
【记者梁婧】阿姨,你们家的鸭子都是喂在这个地方的吗?
【鸭养殖户龚世英】是嘛。
【记者梁婧】那你们家的鸭子就剩那几只了呀?
【鸭养殖户龚世英】年底有一百多的,卖完了。
【记者梁婧】你们家是一直都在喂鸭子吗?
【鸭养殖户龚世英】我们一直是喂鸭子啊,这个房子都是喂鸭子建起来的,老头子我们两个又不去打工。
三穗县多山,多河流、溪沟、田坝,自古以来就是野鸭的乐园。三穗人民通过对野鸭进行驯化形成了今天的三穗鸭,至明清时期,养麻鸭已相当普遍,在三穗早已成为群众的传统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群众常以肉鸭、鸭蛋上市出售,换回生活必需品,民间流传有“家有几只‘下水船’(鸭),不愁油来不愁盐”的谚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油盐上,三穗鸭的市场也不再仅限于三穗县城,传统的散养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三穗县怀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张怀勇】我们三穗一直没做成这个养殖的方式,还有一些是这些农户的养鸭技术(欠缺)。虽然讲都有很多年的经历养鸭,但是还是那种很古老的模式,没有科学的技术。他们就是让这些鸭子是自生自灭的养法,那么我们这个产业做不出来。接下来我们想的就是要这些农户跟着我们这些养殖大户配合在一起。让我们对这个鸭病的防控和适当的配方都要交给他们,让他们在这块上看到利润在哪里,只要赚到钱,农户才讲你是最好的。
张怀勇口中赚到钱的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的养鸭场在市场的指引下正走向加工业带动养殖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道路。下期,《养鸭能人张怀勇带头致富谱新篇》我们一起走进长吉镇烧巴村的养殖大户张怀勇的大规模蛋鸭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