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构建“四体系”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近年来,三穗县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创新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人才孵化体系、产业培育体系、示范带动体系”的“四大体系”,革新助力物流提速、服务提升、人才提振、产业提质,全力打造县域电商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三穗模式”。示范县建设以来,全县先后培训电商人才11737人次,孵化优秀电商创业人才72名,培育电商主体250余家,带动就业3872人;2020年以来,全县实现“黔货出山”交易3.52亿元,其中电商零售2257万元,线上销售农特产品1046万元,惠及农户1.22万人,电商网络零售额连续三年实现倍数增长。
一、数字化建智慧物流体系
一是创建智慧物流三级基地。围绕“降本增效”目标,按照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倾力创建县、乡、村三级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县级集中统筹,投入1.5亿余元在全县规划建成冷库14座、库容约10000立方的冷链集配中心、商贸物流城1座、县级电商供应链代发云仓1座,购置冷藏车22辆,接入智慧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数字化运营。乡级高效分转,投入260余万元,建成11个乡镇街道仓储物流配送分转中心,配备专职寄递员35名、寄递车29辆,实现了乡镇高效分流入村。村级全域覆盖,建成97个行政村物流站点,实现全网快递物流覆盖率达100%,打通了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二是构建智慧物流全域商圈。抢抓三穗黔东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机遇,乘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域优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县道、乡村公路系统网络,连线串面打造便捷“物流圈”,开通上海、广州、杭州等全国主要销售市场冷链物流运输线,全速加快打造三穗为黔东商贸物流集聚区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全方位为智慧物流布点“连脉”。目前,三穗实现了周边县市30分钟畅达网、融入省会贵阳1小时经济圈、南方主要城市8小时直达圈、乡镇30分钟高速网。培育快递企业14家,建成“街坊铺子”“网锋小城”等5家线上配送平台,实现了电商流通从“局域低效”向“全域高效”转变。
三是研建智慧物流运营系统。立足智能、物联、电商、冷链等新型现代物流发展需求,加快冷链物流资源一体化运营,联合打造“商快合作”“交快合作”合作方式,深度融合物流产业与电商产业,全链优化农村快件运输流程,加大快递服务纵深,助推物流体系由“分散单一化”向“聚集一体化”升级。目前,全县培育物流公司23家、快递超市1家,整合邮政等多家快递物流资源,建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做到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县域一体化运营,实现了全县下行包裹48小时送货入户,上行包裹每公斤单价由6元降至1.17元以内,物流成本垂降,惠农效果明显。
二、精品化建人才孵化体系
一是联建人才孵化基地。依托三穗电商产业园,成立三穗但耘职业培训学校,与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黔东南民生食品厂、三穗雅中苗寨、贵洞景区3个网红孵化点,多点打造电商人才“产研融合”“产教结合”“网红联合”三大精尖培训基地,系统开展电商规划、课题研究、孵化运营、网货研发、就业合作、创业创新等教研活动。目前,成功研发《农村电商村站点经营管理系统》等软件3套,取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1项,开发《水姑妈咸鸭蛋》等“网红爆品”30余套,参与高校课题研究3个,累计培训短视频和网红主播1000余人次,孵化本土网红33位,月均销货120万元。
二是打造人才孵化团队。招商引进贵州但耘电商有限公司作为三穗电商产业园运营主体,成功引入县域电商专家、农业农村部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新农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务部第三届中国电商讲师大赛总冠军罗国浪作为三穗县电商人才顶尖授训团队负责人,配强县域电商人才队伍“领头雁”,强势吸引全国众多电商人才汇集,突破电商人才“真空”困境。目前,三穗电商人才授训团队有授训讲师及专家17人,其中获商务部IT认证讲师7人、专业技术人才25名,获评“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1人,授训专家获国家级荣誉9项。
三是研发人才孵化课程。创新研发《县域电商发展体系》《新媒体电商教学体系》等5类优质培训科目,开设电商运营、包装设计、店铺装修、营销推广等50余节课程,并结合行业动态不断研发新教学课程,满足学员多元技能需求,实现了“学员所需、讲师所能、课程所设”;针对农村电商学员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弱等短板,横向采取“构建理论体系+感受直观操作”“熟手带生手”模式,开展实效化、精细化培训,双向教授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纵向采用“3+7+2+180”长期递进式人才培训模式,即“3天基础班+7天专业知识提高班+2天知识巩固班+180天精准一对一孵化培训班”,同步建立学员培训跟踪孵化机制,提升孵化成功率,全链优化授训实效。目前,全县已培训电商人才60期11737人次,其中农户11523人次,占比98.18%。
三、普惠化建产业培育体系
一是提升政策供给。制定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三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奖励扶持办法(试行)》《构建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助农脱贫机制实施方案》等优惠政策,把电商发展培训纳入全县重点工作和“十件民生实事”,明确年度培训电商人才不少于2000人,带动创业就业不少于200人,电商零售额不低于2500万元目标。目前,全县安排资金2200万元支持电商产业发展,给予电商主体奖励扶持20余家46万元,2021年安排300余万元扶持电商企业。
二是提供发展平台。投入1750余万元建成2200平方米三穗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1600平方米电商一体化云仓,内设网品研发中心、运营服务中心、O2O产品展示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电商培训中心、视觉中心、直播带货中心、产品分拣中心及仓储物流中心9大分区,打造集企业孵化、电商实操、直播体验、创业合作、项目培植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普惠化电商产业孵化基地,为电商创业爱好者及从业者提供全要素创业孵化平台,有效带动了全县电商产业发展壮大。2020年以来,全县孵化明星电商创业人才36名,指导开设网络店铺193家。
三是提质公共服务。采用“政府监管+企业运营”模式,依托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97个村级服务站点,为电商创业就业者免费提供运营指导、技能培训、网货研发、产品上行、包装设计、创客沙龙等系统化服务。创新电商企业登记注册方式,建立公平竞争保护机制,不断优化电商营商环境,引导农民低门槛进入电商行业创业。目前,全县电商服务中心站点为农户提供免费咨询2100余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67个,引导开设电商市场主体250余家。
四、集群化建示范带动体系
一是人才集群驱动。建立“人才引领+产业带动”电商助农机制,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为重点,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壮大电商“致富带头人”队伍,逐步形成“人才壮产业—产业带就业—就业育人才”良性循环带动效应。如,三穗黔乡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惠萍通过电商艰苦创业带动群众就业故事,先后获贵州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目前,全县培养电商“致富带头人”52人,吸引返乡青年回流电商创业147人,带动就业3872人。
二是产业集群带动。依托电商串联产业发展,围绕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构建“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共服务中心+村级站点+基地+农户”等利益联接模式,推动电商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快递物流业深度融合,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电商流通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县建成三穗鸭、猴头菇、竹编等上行供应基地13个、扶贫专馆6个、扶贫专区5个、扶贫专柜42个,认定扶贫产品204款,平台上架农特产品80余款。
三是电商集群拉动。优选17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组建电商发展联盟,通过“强带弱”“老带新”结对带动模式,打造电商“行业之家”,推动电商产业示范抱团发展。联动强化电商联盟与淘宝、京东、贝店、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协作,重点围绕“三穗鸭、猴头菇、竹编、咸鸭蛋”等产品推广营销,带动“黔货出山”。目前,全县培育运行193家电商店群、29条东西部协作采购渠道,签约6家杭州大型电商平台;2020年以来,全县实现“黔货出山”交易3.52亿元,其中电商零售额2257万元,线上销售农特产品1046万元,惠及农户1.22万人。(潘仁华、张显斌)